不改變任何人,就是修行自己,表法真理。
「修行」,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。實際上,修行並沒有條件上的要求,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改變自己。即便是微小的改變,也是在走向修行的道路。
修行的關鍵在於內心的改變,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微小改變,也是一種修行。
佛教導我們: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這告訴我們,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潛能。
超度 是永久都要持續的
持念六字洪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發大願心,觀想佛光普照,方能引領眾生前往西方極樂淨土。
信佛願行,同佛心願,表裡透一,當來大眾,無一不是佛佛真尊。
是空性,是佛性,是淨善,是大願。
真理就是最終要求得西方的蓮 品果位。那麼再多的道理,都只是一種法門,為讓你覺悟,其實是空,什麼也未曾說過。
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的接引願心,等待著每一位迷途的遊子。
真理的宣說,是為了讓我們明白一切有相皆是虛妄,見性明心,發出離心、願心,並且培養大悲心。
學佛與念佛,加上平凡自在的清淨,不帶有雜想妄念。一句佛號,能夠帶給你無限的能量。
在修行的過程中,我們應該學習大自然的無私和奉獻。大自然的能量源源不絕,因為它們完全奉獻自己,成就宇宙萬物的生存。
萬物皆具佛性之心。若能覺知,便能修行,脫離輪迴,達到覺醒。
夢境中顯現了一個你滿意的情境,你就完全地陷進了劇情之中,你還是修行人嗎?這份修行的心和願是不是真的?夢裡考了就知道。
夢境中的幻象,是眾生未曾解脫的煩惱。它們是內心深處的顯現,提醒自己要從這些幻象中覺醒,認清它們的本質,從而走向真正的解脫。
我們要明白,過去已經過去,未來尚未到來,只有當下是真實的。
當我們能夠在夢境中覺醒,不被慾望與執著所迷惑,才能真正走出夢境,達到內心的解脫。
昏沉、掉舉,其實也同樣是沒有能量的表象。修行的道理沒有太多,解來解去卻是一字「空」。
我們的想法若充滿負面、汙染,則心靈必然陷入昏沈。我們應當以正念、正知來清淨自己的心靈。